2006年12月17日

查經小組與「愛槍社」

十年前從舊約學者李思敬的錄音帶認識畢德生(Eugene Peterson)。八年前在溫哥華維真學院(Regent College)的書店買了該校靈修學教授畢德生的新作 The Wisdom of Each Other: A Conversation between Spiritual Friends (Grand Rapids, MI: Zondervan, 1998),內容是五十四封作者以摯友和牧者的身份,寫給一位多年失去聯絡、近來才信主、並熱心參與教會活動的老朋友「阿谷」的信。一年後這本小書譯成中文(譯者是徐成德),書名是《摯人智語》,由校園書房出版。其中有兩封信談及讀經的問題(49-50,中譯本頁142-48),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。

阿谷的查經小組本來是好好的── 一群「不搭調的怪人聚在一起,建立禱告與對話的網脈」,成員有「兩個農夫、一個新寡、唐氏症青年、嚴肅的歷史教授、情願寫詩而不想照顧孩子的媽媽,還有成了明州寵兒的那個年輕運動員,最近突然竄升為美中高爾夫頂尖好手」。畢德生讀到阿谷信中如何描述這個查經小組「周復一周埋首於探索馬可福音的心得」時,不禁由衷讚嘆:「你們那個查經班實在是世界奇觀之一……我們的聖經是最平義近人的、最有生命氣息、最能建立群體的著作,是絕無僅有的。」畢德生的意思是說,基督徒聚在一起讀經,並不需要甚麼「專家」(亦即聖經學者)指指點點,只要他們「以順服、禱告的心,刻意將自己置於神話語的影響下」,就可以從這部「最平易近人」的聖經獲得心靈的滋養與靈命的造就。

問題始於一名「教會新近派來的神學生」,加入了這個查經小組;「這位仁兄耽溺於『歷史批判法』,把聖經拆得七零八落,再歸納成一堆堆的動詞或考古殘片,還自認幫了你們一個大忙。」畢德生接著說:「讀你描寫那個神學生的一舉一動,我想起《魔戒之主》裡甘道夫的話:『把東西打破一探其中究竟的人,已經偏離了智者的路。』這種態度在今天也毀了不少查經小組。你身為平信徒,我身為牧師,都要速速起來抵擋,免得我們失去領受神話語的途徑。」

畢德生的話說得挺有道理:如果那位神學生在一群未受過聖經研究訓練、教育背景殊異,而且只求在神的話語上得到造就和滋養的信徒面前,將他們心愛的經文粗暴地拆解得「七零八落」,使得他們無所適從,甚至失去讀經的興味,他的做法實在不宜鼓勵,還得速速禁止!不過,畢德生並不是反對學術性的聖經研究,他甚至認為學者的「研經工具」對專業的牧者是大有幫助的,只是那位神學生用得不合時、不適當罷了:「難題不在於那個神學生說了甚麼,而是他的態度與場合。他所學的那些聖經研讀工具很有用,特別是如果你要在講壇上度此一生,那是再有價值不過了。然而它們是精細的手術工具,運用起來要需要格外謹慎與智慧。在我看來,那個神學生卻把研讀工具當作榔頭、鐵撬來用。」

在畢德生看來,那位神學生的「態度」究竟出了甚麼問題?畢德生在第二封信的最後一段這樣分解:「他把聖經從聖徒與罪人、懷疑與信心、苦難與迷惘的錯綜脈絡裡抽離出來,以便能『正確』解析。……我從來不認為,在整潔衛生的實驗室解釋聖經,會特別尊重聖經。那個神學生所學的固然有用,但是他閱讀和教導聖經的時候,若不進入生命諸般『情境』,就永遠不得要領。」易言之,他的錯誤不單在於他在不適當的場合魯莽地運用那些研經工具,也在於他試圖以學術、抽離的方法獲得對經文的「正確」解釋(並以專家的姿態要查經小組的組員接受)。在畢德生眼中,那位神學生若果只求獲得學術性的「正解」,而沒有將神的話語活潑地帶進查經者的生命裡,就沒有盡上教導聖經的重任── 儘管他可能以為自己這樣解釋聖經,是尊重聖經的表現。

畢德生用了一個實例來說明何以力求準確無誤地解釋聖經,是那個神學生的問題所在。畢德生和阿谷都在北美西部長大,那裡「所有青少年一定都有把槍」,可是在畢德生和他的朋友眼裡,射擊並不是擁有槍的最終目的:「槍代表的更廣── 打獵與爬山、群山與溪流、飛禽與羚羊。槍是入場券,藉此得以進入荒野、氣象、年輕人金蘭情誼的那個繁複、不可測的世界。至於是否射中獵物── 十之八九沒有── 並不要緊。槍象徵了參與其中的一種生命,也象徵了得以參與其中的能力。」那位神學生──在畢德生看來── 就好像當年那些加入愛槍社一類會社的同學:他們純粹以射擊為樂,以在射擊比賽中獲勝為榮;他們趾高氣揚,「一舉一動都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……山林與溪流的世界,在他們手中卻只淪為瞄準、操縱的樂趣。」愛槍社的人為射擊而射擊,完全未能領悟槍的「真諦」,大好的湖光山色就在他們較量槍法之際給浪費掉。同樣地,那個神學生未能完全領略讀經的「真諦」── 就是讓神的話語藉著聖經以及查經小組的禱告、團契生活,與組員「生命的諸般情境」碰觸,從而陶造他們的靈命;他們是否「正確」解經其實並不要緊,讀經不過是他們進入更高境界的「入場券」!

在畢德生看來,讀經──直接從聖經領受「神的話語」──本質上是每個基督徒可以做到的事,所以對於信徒平日的讀經生活,聖經學者的研經工具不只是沒有用,更是障礙:信徒若果要靠那些研經工具去讀聖經,就得聽候聖經學者的「指引」,因而無法直接從聖經本身領受神言。畢德生更斬釘截鐵地說:「這種向專家一面倒的現代趨勢,特別是有關心靈方面的事,我們必須站在前線極力抵拒。聖經首要是屬於所有人的經卷,而不只是神學院教授或牧師的經卷。」

這兩封信,觸及一個多年來縈繞心際的問題:聖經研究與基督徒──尤其是平信徒──的宗教生活究竟有甚麼相干?聖經研究對平信徒的宗教生活(包含個人與群體的讀經),又是否必要?會否產生不良後果?這裡很難逐一詳細討論這幾個我自己也沒能回答得好的問題,以下僅就畢德生的說詞,作出三點回應:

一、從畢德生的描述看來,那位神學生教導平信徒閱讀馬可福音的手法,似乎顯得相當笨拙。不過,他運用研經工具的手法不夠高明,並不足以證明在查經小組使用學術性的研經工具是注定失敗的。再者,運用「歷史批判法」解讀福音書和其他聖經書卷,並不一定需要把它們「拆得七零八落」。

二、正確地解釋聖經,從來是信徒讀經所欲追求的基本目的之一(「正確」的準繩是甚麼則是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),而且錯解聖經本身是危險的事,更是對神不敬。如果專家的意見有助我們正確解經,何不先虛心聆聽他們的見解?

三、心靈方面的事或許我們真的不需要專家幫忙,可是在解讀古籍的事上我們真的不需要專家來幫忙嗎?須知基督徒奉為聖經的古籍,並不會因為成為了聖經而不再是古籍,也不會因為宗教改革以降讀經及譯經的普及化而變得不解自明;相信那個參加阿谷的查經小組的歷史教授,並不會反對這一點吧。聽過李思敬解析詩篇、箴言等舊約書卷的信徒都會知道,如果沒有西方聖經學者的研究成果,沒有精通聖經語文的專家幫忙,一般人是很難透澈了解或準確把握不同書卷所要表達的信息。

話雖如此,聖經的確比很多古代文學巨著「平易近人」(聖經固然不算是文學巨著)。為了使聖經更平易近人,畢德生甚至以今天的英語將聖經(新教的正典)重新翻譯出來:The Message: The Bible in Comtemporary English (Colorado Springs: NavPress, 2002) ,從中讀者或許得以一嚐沒有「聖經腔」的聖經是甚麼滋味,但從古至今,無論是哪一種譯本,無論以「功能對等」還是「形式對等」的原則來翻譯聖經,都無法將原文蘊含的意思和信息毫無遺漏地表達出來,更遑論以現代的語言(亦即出自另一種文化的譯語)重現原文的風格和語感,不過,對於阿谷的查經班,那要緊麼?

2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你好:

在google上找到這篇文章
讀完興奮莫名
有人以如此清晰的思路,曉暢的文筆,把畢德生闡釋得這麼好
身為這本書的譯者,覺得這本書真的遇到知音
所以忍不住留言
All the best!!

Chestnut Tree 說...

徐先生,你好:
從沒想到《摯人智語》的譯者竟然大駕光臨,並且賜下留言,我感到非常榮幸。華語基督教出版界實在需要更多像你一樣用心譯書、真正兩語兼通的譯者。加油啊!